“也许是获得上博埃及展门票最后一种方法!”8月13日一早,译林出版社工作人员刷到这条网友发在小红书上的上海书展攻略,当即把它打印了出来,贴在《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展位的醒目位置。
这本新书在本届上海书展现场销售打八折,还能赠送埃及展深夜场门票——堪称今年书展最“卷”的营销。当晚,由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译林出版社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新书分享会名字就叫“当法老遇上‘卷王’”。
近年来,上博常因热门展览“卷”出圈,当博物馆界的“卷王”来到上海书展,能否卷出新高度?作为一年一度爱书人文化盛会的上海书展,还能如何“卷”起新热度?
“卷”来更多公众关注
上海书展首日,记者走入上海展览中心,户外热浪滚滚不及现场购书人热情。场馆里人流如织,付款、盖章处常有排队。为了吸引更多关注,卖书人纷纷“卷”起来。出版社工作人员一手举着二维码,一手举着各式“无料”(免费周边)在展台前吆喝。全场打折、扫码关注领取礼品、盖章等都是书展标配,还有人不断加码。七猫小说展台装了一块大型竖屏,放起了小说改编短剧。博集天卷展台的挂壁电视上循环播放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幕后特辑,下面摆满马伯庸同名原著小说。
工作人员吆喝“扫码关注送礼品” 钟菡 摄
“90后”小潘和小何扮成埃及法老与法老的卫士。两人其实是译林出版社员工,趁午休时间去其他展台逛逛,手里还拿着《金字塔在中国》样书和“买书送门票”的宣传板。“一路上,找我们问询、合影的不下百人”。
扮成法老的工作人员引发围观
“一上午《金字塔在中国》已经卖掉一箱。”不仅员工cosplay全场种草,译林出版社展台布置也很“卷”,书籍整齐摆放成了金字塔的形状,埃及展地贴是总编辑趴在地上一点点贴出来的。买书送票的福利摆在醒目位置,吸引不少人问询。译林出版社工作人员思远介绍,从8月13日一直到17日展览结束,书展期间都会赠送当天埃及展午夜场门票,每天限量,赠完即止。“有人为了拿三张票一口气买了三本书。”
新书发布活动也“卷”出新高度。8月13日中午,《上海博物馆文物游戏绘本•爸爸的考古笔记》在书展首发,吸引不少亲子读者参与。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副研究馆员戎静侃带来干货满满的科普讲座,现场还设置“考古猜猜猜”环节,由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黄翔与绘本创作者徐旭峰带领小读者体验考古推理乐趣。有一件长沙窑的椰枣执壶,壶身印上的西域人图案是反的,这是为什么?听完孩子们脑洞大开的猜想,黄翔揭晓答案,“这是一件错版文物,也许贴图案的工匠长时间劳作之后走神,造成了这样的错误。这种小错误,让古人跟我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爸爸的考古笔记》新书发布会 钟菡 摄
《爸爸的考古笔记》新书发布会 钟菡 摄
《爸爸的考古笔记》是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博物馆共同探索“如何以儿童视角传递科学精神、融合文化传承”的结晶。黄翔介绍,《上海博物馆文物游戏绘本》具有科学、人文两重属性,如今已经出到第七本。在他看来,文物工作者既要做学术研究,又要策划展览,还要做绘本,的确很“卷”,但将考古研究的成果惠及更多公众,是落实新时代文物考古工作的要求。“以往考古发掘与研究的成果更多是学界内部的交流,现在能让更多公众通过考古切实感悟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坚定文化自信做一点贡献,是一件好事。”
“卷”出更多更好的书
《金字塔在中国》以14万字生动记录了古埃及文明展从筹备到最终呈现的幕后故事,8月11日晚在上博首发一晚上签掉几百本,书展现场同样人气不减。
盖章是书展标配 钟菡 摄
读者在译林出版社展位选书 钟菡 摄
在译林出版社展台,背着书展“显眼包”的爷叔成了临时志愿者,帮着工作人员向其他读者吆喝,“上博馆长褚晓波会来中央大厅签售,我在上博见过,他一头卷发。”“新书发布会的名字叫当法老遇上‘卷王’,不仅意味着上博在博物馆界敢为人先,也藏着这本书的一个小彩蛋。”思远介绍,《金字塔在中国》透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细节,比如上海博物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曾为大展来沪做过紧张谈判,当时曾开玩笑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相当于埃及文物的“法老”,上博馆长褚晓波的头发自然卷,因此得名“卷王”,“法老遇上‘卷王’”,也有交流、交锋和博弈。
发布会现场 赖鑫琳摄
在对谈环节,褚晓波谈到该书出版的意义:“500万美元借展费看似冒险,实则是基于‘大博物馆计划’的战略考量。我们要证明,中国观众值得世界顶级文化盛宴。希望在书中,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文博人如何用专业守护文明、连接大众的真实日常。”
朱女士带着女儿逛书展,两人已经买好第二天埃及展亲子票,又在现场买了《金字塔在中国》,“我们已经在B站看了4部古埃及相关的纪录片,想在观展前多做点功课。”“许多买书的市民已经看过两三次埃及展,上午有个年轻姑娘已经看了8次”,思远说。《金字塔在中国》与华为阅读平台合作电子书上线,在书展现场同样有读者抽奖福利,最高奖为价值2499元的华为手表。
参加完《爸爸的考古笔记》发布会,徐旭峰又去书展淘书,“我每年都来,习惯看一些文博类、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书,也会看看其他绘本作者的新作,学习一下。”
买《金字塔在中国》送午夜场门票吸引观众 钟菡 摄
译林出版社在江苏南京,每年都会来参加上海书展。“上海书展是国内热度非常高,非常受到读者大众欢迎的展览。每年在书展能看到很多读者主动询问、关心我们有哪些新书,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思远认为,上海书展相比带动图书消费,更重要的意义是为读者提供更方便、丰盛的文化大餐。
收银台排起长队 钟菡 摄
现场播放《长安的荔枝》电影幕后特辑 钟菡 摄
优配网-10倍股票配资-炒股软件排名前十名-a股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